2020-11-09
全国教育经济学学者齐聚南科大,探讨新时代教育经济学
2020年11月7-8日,围绕“新时代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主题,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主办、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2020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学术年会在南方科技大学召开,会期一天半。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的会议模式。尽管严格控制线下参会人数,仍然有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0余所高校的15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500余名师生线上参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的60余位学者分别在大会和分会上做了精彩的报告。
开幕式由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沈红讲席教授主持。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陈跃红讲席教授代表南方科技大学对本次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在南科大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感谢学会秘书处对南科大的信任与期盼。陈跃红院长为代表们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十年的发展、学校的新文科建设、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发展等。他期待到会专家积极碰撞思维火花,在为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南科大的建设出谋划策。
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杜育红教授代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第九届理事会致辞。他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经济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否把握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特征,扎根中国大地回应中国教育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教育经济学能否取得更大成就的关键。需要与会专家集智聚力,总结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取得的成绩,研究中国教育经济学在新时代的核心问题,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共识,谋划中国教育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教育经济学家亨利·莱文远程祝福年会的召开。他指出年会的召开体现了教育经济学这一学科在中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不仅产出了许多非常有趣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教育以及帮助解决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他诚邀中国专家学者线上参加将于12月19日举行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20周年庆祝活动。
会议期间,共有14位学者进行大会报告。7日大会报告分别在北京大学丁小浩教授、广州大学吴开俊教授主持下展开。8日大会报告分别由广西师范大学高金岭教授、苏州大学崔玉平教授主持。
教育经济学分会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王善迈教授就当前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等做了“对教育经济学的思考”大会报告。他希望教育经济学学者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应回答为什么是,应该是什么。他指出,教育经济学研究选题是首要的,要坚决反对照搬西方经济学者选题,避免陷入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数学化倾向,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盲目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同时还应有一定兴趣和研究基础开展研究。王善迈教授寄语新时代的学者要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依据中国教育经济实践,走出教育经济学的中国道路。
北京科技大学曲绍卫教授就“中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态势分析”分享汇报。研究团队选取2008年至2020年数据——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样本,通过K-mean聚类方法、Citesapace聚类方法做了数据的特征分析和对比分析,得到相关启示,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应注重研究角度的全面覆盖性,加大对理论基础的研究,保持重点问题的持续性研究的定力,同时要拓宽研究视野,提高教育与经济增长的解释力。
首都师范大学田汉族教授就“教育经济学研究与教育观念变迁”汇报发言。他指出,教育经济学研究成果对教育观念的影响是教育发展的经济逻辑的必然反映,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必然要求。教育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通过改变教育观念、影响教育决策、激励或约束个体或组织的行为,体现自身的价值。教育经济学知识如何转化为科学的教育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北京大学陈晓宇教授以“义务教育学校空间布局与学校服务半径研究”为主题汇报发言。陈晓宇教授认为在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需求长期存在的情况下,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有助于识别诊断布局的特征,为合理布局的决策提供依据。在布局决策时,仅考虑公共的办学成本,容易导致学校规模膨胀和服务半径过大,充分考虑公共成本和学生私人成本,如将学生求学的交通成本大部分或全部并由政府承担,有利于实现学校布局布点的合理优化。
华东师范大学胡耀宗教授以“省级统筹视野下普通高中生均经费标准探索”为题做出分享。胡耀宗教授介绍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发展情况以及生均经费标准模型设计,研究团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当前生均经费基本标准设置为48000元/生,要设立1:1.08:1.18的生均经费弹性系数,匹配教育现代化目标的生均经费基本标准为62000元/生,望面向2035年的长远标准暂设置为74000元/生,同时要强化上海市级财政经费统筹机制和教师薪酬稳定增长机制。
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以“构建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资源配置机制”为题进行汇报。雷万鹏教授团队关注随迁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他指出要根据人的城镇化多样性,学生、学校、教育的多样性,构建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从横向公平向纵向公平转变,从供给本位向需求本位转变。雷万鹏教授也强调了,教育经济学研究应基于公共政策视角,扎根中国大地,开展跨学科研究。
石河子大学蔡文伯教授以“教育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价:动态约束与边际收益”为题做报告发言。介绍了研究团队成果,团队以2006-2017年新疆35个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得出教育扶贫效果服从边际报酬递减的经济规律,随着综合扶贫效果的提升,教育扶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他指出,要建立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稳固扶贫成果,要弥补县域教育发展短板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北京师范大学孙志军教授就“‘撤点并校’是否减少了教育资源投入?”汇报发言。孙教授指出教育资源(财政资源)的供给是通过一个政治过程的决定与平衡,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小学学校撤并的速度对于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论在统计显著上,还是经济显著性上,都没有太大影响;初中,在新机制改革前,学校的减少降低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生均经费和生师比;改革后则扭转了这一状况。建立完善的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表达机制,增强“为教育发声的力量”,是保证教育资源投入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张万朋教授以“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演进逻辑、内在动力及可能的研究方向”为题做汇报发言。张万朋教授认为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始终是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主线(包括教育财政问题和全社会教育投入问题)。中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领域已大大超越了该学科最初以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估算的内容。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赋予教育经济学以全新的面貌出现。经济学的话语渗透了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的论题。
华南师范大学吴宏超教授就“基本均衡背景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研究”做分享。吴宏超教授团队调查了26个民族县的公办中小学,发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承担着多种社会职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办学形式特殊,高寒艰苦民族地区办学成本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师资供给难等问题。他提出要细化教育财政分类保障机制,设置不同权重的生均拨款标准;完善民族地区师资“定向培养”模式,创新省域内教师编制管理机制;完善民族学生助学金制度,巩固民族教育发展成果等加快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
北京大学丁延庆教授以“以人力资本投资进行扶贫开发过程中的教育与信息干预”为题做汇报。丁延庆教授介绍了团队2015-2020年的教育扶贫,主要关注学生重要生涯节点的关键教育选择,并指出未来将以教育和信息干预为主要手段,将研究拓展到以人力资本投资进行扶贫开发的其他领域,建立“全口径”人力资本投资与扶贫开发项目体系。
南京农业大学刘志民教授做了“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经济理论拓展”报告发言。通过对人的属性定义和发展角度,谈到了生命价值教育。他指出,现代教育经济学研究可深化到跨界教育、网络教育、过度教育、教育回报等更宽阔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沈华教授以“教育摆脱相对贫困的效应研究”为题做分享。她指出,相对贫困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西部相对贫困发生率最高同时。教育程度对经济因素的正向影响要高于非经济因素。沈华教授表示,中国2020绝对贫困攻坚战全面打赢,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对于贫困人群主观福利被剥夺应给予更多关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在摆脱相对贫困要发挥更大的效应。要通过教育对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为提升相对贫困人口的主观福利打通渠道。
南京师范大学姚继军教授就“高中阶段合理普职比确定:国际比较的视角”分享发言。报告分析了中国当前高中阶段的职普比,提出要重新审视职教普教“大体相当”的政策;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通过职普融合的方式,推进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向下放权,由各省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自行决定高中阶段的合理结构。
11月7日下午设立了8个分会场,学者们围绕教育投入与教育财政、教育成本与学费、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教育产业与市场、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设计、学生资助和影子教育专题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代表们围绕主题畅所欲言,碰撞出激烈的思维火花,学术氛围浓厚。
闭幕式上,理事长杜育红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对秘书处以及本届会务组表示感谢,并对参会代表们的学术热情给予高等赞扬。同时,他指出,教育经济学40多年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回应现实需求与实证研究的特色,新时代教育经济学发展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在贡献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水平。重点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加强问题意识,回应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做好回应现实需求与规范实证研究的平衡。第二,进一步提升实证研究质量。选择适合实证研究的重大问题,持续研究,揭示教育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更好地发挥实证研究精细化数量化研究的优势。规范实证研究过程,提升研究信度。第三,进一步加强理论建设,在新思想、新观点,以及理论体系建设上下工夫,通过理论水平的提升,提高实证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第四,进一步加强实践意识,回应实践需求,形成满足各类行为主体行动方案。第五,进一步发挥经济学的优势,重视体制改革与制度设计研究,为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服务。第六,通过我与教育经济学征文活动,开展教育经济学口述史研究,夯实学科基础。
年会召开前夜,教育经济学分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南方科技大学新落成的人文社科大楼里召开,通报了此次年会筹备情况,讨论了教育经济学分会未来的工作计划等事宜。作为中国教育经济学界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此次年会汇聚了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众多资深的和年轻的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教育经济领域的核心问题,为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未来勾画出美好蓝图。另外,代表们兴高采烈地参观了快速前进中的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在山上跑步,在“教授俱乐部餐厅”就餐,住宿在“专家公寓”。大家都为南科大的科研成就、国际合作、校园环境“点赞”。
返回
-
沈红教授受邀参加2024QS高等教育亚太峰会
2024-11-08
-
2024年度“南科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会成功举办
2024-10-30
-
刘绪教授荣获南方科技大学2024年度教学奖
2024-09-26
-
沈红教授受邀在三场学术会议上报告
2024-09-26
-
教育语言党支部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