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公告 news

2022-06-24

沈红教授受邀在惠州学院东江大讲堂作报告 助力“支部结对共建促发展项目”

2022年6月23日,在南方科技大学惠州学院帮扶队的协调下,南科大高教研究联合党支部与惠州学院教育科学院党总支开展了党建结对共建活动。为把活动做实做深,切实推动党建和学术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双方支部共同邀请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沈红做客惠州学院东江大讲堂,为惠州学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有关科研课题申请和执行方面的报告。上午10点半到12点半,沈红教授做了题为“科研课题是给有准备的人的”的学术报告。惠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陈伟院长主持了报告会,南方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中心的全体人员全程参加。作为一名具有40年党龄的老党员,沈红教授认真准备,切实为两支部的结对共建出力。

微信图片_20220627101426.png

沈红教授开场即点明科研课题申请成功与否不在于技巧而在于研究本身的质量,她反对申请者热衷于技巧和找关系,建议青年教师把精力放在学术准备和问题研究上。本报告主要分三个部分:从个人科研经历中得到的感悟、你准备好了去承担一项课题吗、以及沈教授连续成功申请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案例介绍。

沈红教授以其从事了30年的60项科研项目经历为基础,将国家级课题、国际合作课题、省部级课题、市厅级课题、院校研究课题以及横向委托课题六个板块的主题“串”起来,形成了其个人选择的科研项目主题走向,归纳出其个人的研究重点由“研究型大学”发展到“大学教师”然后到“大学学生”,这样,不同来源和年代的科研项目之间呈相互联系又层层递进的关系,且重点明确又系统性强。从理论上,沈红教授的个人研究建构起了“大学-大学教师-大学学生”之间影响关系的逻辑框架。她归纳的“金句”有:“做项目不等于是做科研”,“做科研不一定有学术贡献”。她总结到,做了60个项目,主要在四个学术领域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贡献,如,“研究型大学的理论研究”,“学术职业的理论研究”,“本科生高等教育增值”和“学生财政与贷款”。

第二部分是报告的重点。沈红教授通过提出7个方面50多个具体问题来启发与会者从“曾经经受的训练”、“个人做事的习惯”、“个性特征”、“有关‘问题’的意识与日常思考”、“申请项目的目的”、“具有的能力”以及“具有的条件”等维度来自问反思,在申请项目前就要问自己是否在“项目选题”、“由选题所分解的研究内容”、“由研究内容所要求的研究方法”、“由研究内容和方法所要求的研究能力和条件”以及“由选题和研究内容所隐含的研究产出设定”等方面做好了成功申请项目的思想、能力和条件准备。沈红教授指出“研究产出”意味着本项目最后要得到的“东西”:是理论发现还是理论扩展?或政策建议?或是建模后的模型运行的条件保障?

第三部分,沈红教授通过分享其本人自2013-2022年间连续3次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背后的故事,主要是,思想准备,团队讨论,时间提前等,启发与会者思考在科研项目选题和内容上的匹配等上述提到的问题,如何提升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的质量和凸显创新性,申请书的每一部分应该如何安排和相互关照,如何充分展示和论证申请中的项目的必要和可行,如何撰写摘要和研究方法部分等等。沈红教授的三个面上项目分别是“大学教师评价的效能”、“高等教育增值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和“高等教育如何影响大学生批判性能力的发展”,从对“大学教师评价的研究”到对“本科生高等教育增值”的研究,再到“大学如何、教师如何影响本科生发展的研究”上。

最后,惠州学院教科院院长陈伟教授对沈红教授的精心准备、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以及振聋发聩的青年教师指导意见表示了衷心感谢。南科大高教研究联合党支部书记、助理教授刘绪特别指出沈红教授报告第二部分中报告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督促自己进行学术上的、不止于项目申请上的自我反思、查缺补漏。据惠州学院反馈,除了惠州学院教科院的会议现场外,惠州学院教师培训中心组织了400多位教师在线聆听报告。大家表示,“受益很深很大,而且非常激动,要努力在科研课题工作上产生重大突破。”